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母嬰教育 > 親子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大全

親子1.29W

數學手抄報其實是手抄報的一種,只不過它的內容是以數學爲主。同手抄報一樣,數學手抄報是非常好的一種呈現形式,如同教室的黑板報一樣可以粘貼在教室一角,但它更適合傳閱。數學手抄報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大全

工具/材料

在製作數學手抄報之前,你需要先準備好紙筆,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對手抄報的大致框架結構進行一個簡單的設計,同時進行內容的收集和整理。

操作方法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資料:
  “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爲了便於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與生活,學以致用。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大全 第2張

數學手抄報相關資料
一張好的數學手抄報,不僅要有好的數學相關內容,同時也應該圖文兼備,用合適的配圖來豐富手抄報。
配圖可以使用數學名人的漫畫像,或者簡筆畫;也可以使用數字元素作爲點綴。
如下圖所示,同時利用一些配色來區分手抄報的內容區塊,讓每一塊的風格區分更加明顯。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大全 第3張

數學手抄報相關資料
除了以上的內容外,還可以增添一些趣味問題,如:
如果讓你擲兩顆骰子24次得到一個“雙六”,你覺得可能性大於50%嗎?
答案:
17世紀時,熱衷賭博的法國貴族安東·戈姆伯·切維利爾·德·梅爾懷疑賭博的機會一直不利於他。於是他寫信把自己的懷疑告訴了數學家布萊斯帕斯卡和皮埃爾·德 費馬。他們發現擲24次得雙六的概率是35/36的24次冪,大約是0.49,這意味着玩很多次的話,總的概率是輸的機率大,這也標誌着概率論的誕生。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大全 第4張

數學手抄報資料:
  數學符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係。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裏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意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爲"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爲:"×"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大全 第5張

數學手抄報資料
  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
  數學家陳景潤在大學讀書時,生活極爲簡樸,他始終穿着一件黑色的學生裝。由於家境貧寒,他經常一天吃兩頓飯,爲的是把省下的錢用來買書。他說:“飯可以不吃,書不可以不念。”他平時不看電影,不隨便和人閒聊,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當中。 那時,宿舍有按時熄燈的制度,他爲了不影響別人休息,便把頭埋在被窩裏,打着手電筒看書。
在進軍“哥德巴赫猜想”時,他居住在6平方米的小屋裏,演算全靠自己筆算。他演算的手稿有幾麻袋。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整整十年過去了,陳景潤在1966年終於攻克了“(1+2)”這個堡壘。英國數學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數學家李希特把陳景潤的發現譽爲“陳氏定理”,說它是“篩法”的“光輝頂點”。一位英國數學家寫信稱讚他:“您,移動了羣山!”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大全 第6張

數學手抄報資料:
  益智趣味數學題
  李老師問明明的姐姐今年幾歲了。明明的姐姐說:“4年前,我的年齡正好是弟弟年齡的3倍。”李老師又問明明:“你姐姐今年幾歲?”明明說:“姐姐今年的年齡是我今年年齡的2倍。”請問今年姐姐、弟弟各幾歲?
  分析與解 設弟弟今年x歲,姐姐今年2x歲。根據題意得,
  3(x-4)=2x-4
  3x-12=2x-4
  x=8
  2x=2×8=16
  即姐姐今年16歲,弟弟今年8歲。

小學生數學手抄報大全 第7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