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智慧生活 > 生活常識

少數民族的傳統樂器有哪些

中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有着很長曆史的,有着豐富的語言文化,多姿多彩的服裝文化,獨樹一幟的音樂文化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民族文化。民族的樂器文化也是很獨特的。一起看看中國樂器文化之少數民族的樂器。

少數民族的傳統樂器有哪些

吹奏樂器
  壯族:田螺笛
  壯族擬聲田螺笛,在靖西等地歷史悠久,只是多年來沒引起人們注意。田螺笛的製法很簡單。只要選擇大個田螺,剪掉尾部尖端處爲出音孔,去掉內肉,在離大口處約2釐米處開一笛孔貼上笛膜即可。吹奏時嘴貼笛口,模擬歌曲調子進行吹唱,聲音經笛膜震盪,變成笛音由出音孔傳出,音質既像男低音,又具有喉管樂器的聲音。田螺笛可吹奏民間曲調和壯劇、巫倫等曲調,與壯族馬骨胡、葫蘆胡、葫蘆琴搭配演奏音色更佳。

  景頗族:吐良
  吐良是景頗族民間的一種吹管樂器。流行於雲南景頗族人民中。竹製,管身長短及大小等形制不一。有用粗細相差不大、長度相等的兩支竹管相接而成;也有用一支長竹,中間開一吹孔。管身無指孔,憑管筒泛音與管口兩端的開閉而發出高低不同的音,音域可達兩個八度。可以伴奏或獨奏民間音樂。

  演奏時,左手拇指置左管口,右手掌心置右管口,兩手做各種悶、放組合,並配合以吹氣的力度變化,可奏出兩個八度以上的音。它多用於獨奏或民間集體舞伴奏。樂曲如《豐收調》、《山鳥鳴》。多爲景頗族使用。

  哈薩克族:斯布斯額
  斯布斯額,是哈薩克族邊棱氣鳴樂器。管身原用草原上或背陰山坳裏生長的一種粗壯的蘆葦製作,現多用楊木、松木或氈房的蓬杆製作。管身一般長50釐米、管徑1、5釐米,管體中空,無簧哨裝置。管身上開有三個或四個按音孔,管上端將外壁削薄作爲吹口,管外捆紮羊腸或細繩,以防氣候乾燥管身開裂,起保護作用。

  苗族:樹皮拉管
  巴葛丟冬,苗族邊棱氣鳴樂器。因使用樹皮製成,故漢族稱其爲樹皮拉管。由樹皮管和木杆構成,採用同一根細樹枝爲材料,以選取粗細均勻,杆身順直者爲佳。民間自制自用,規格尺寸不定,一般管長13釐米~16釐米、外徑1。5釐米、內徑1釐米。製作時,將一根長24釐米~30釐米的順直樹枝,用刀在13釐米~16釐米處將樹皮割破,並使這段樹皮與木杆鬆脫,即成爲兩端通透的樹皮管。將掉皮的木杆再套入原來的樹皮管內,就成了一端開口、一端閉口的空心管。未脫掉樹皮的一段木杆作爲把柄,以便手執。

  怒族:竹號
  竹號,又稱布利亞。怒族邊棱氣鳴樂器。竹號由吹管和共鳴筒組成。吹管細竹製,長25釐米~35釐米、直徑2釐米~2、5釐米,一端留節,另一端敞口。在留節一端斜削管身、露出管的內腔爲吹孔,吹孔內徑1、5釐米~2釐米。共鳴筒用一段較爲粗大的龍竹製作,長30釐米~40釐米、直徑7釐米~10釐米,一端留節,另一端敞口。

  演奏時,左手持共鳴筒,右手執吹管,將吹管敞口一端插入共鳴筒內,吹孔置於脣間吹奏。只發一音,其音爲“嘟嘟”聲,無固定音高。音色渾厚,音量較大,傳播甚遠。移動共鳴筒,可使竹號發出下滑音,其聲更有悲傷之感。用於民間喪事活動,是怒族報喪時專用的吹奏樂器。

  黎族:鼻簫
  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六十多萬黎族同胞有一種獨特的用鼻子來吹奏的簫,故稱爲鼻簫,是黎族富有特色的邊棱氣鳴樂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黎語稱雖勞、屯卡、圓哈。

  簫管用石竹製作,其長短、粗細規格不一,民間多使用一根無節的細竹管,管長60釐米~70釐米、管徑1、6釐米左右,在距兩端管口8釐米處,各開一個圓形按音孔。按音孔既可開在管身一側,也可開成前後各一。如果使用兩端帶竹節的竹管,需在節隔中心開一圓形通孔;使用多節竹管制作,則要打通竹節。吹孔在竹管的細端。

  黎族:口利咧
  口簫,黎族吹奏樂器。口利咧外形和嗩吶杆相似,是用若干節大小不同的短竹管,由小到大套接而成。每節上都開有一個圓形音孔。在上端竹管上開有一個隙口,插入麥杆或樹葉等爲簧片,可吹出8個音;流行於通什、保亭一帶的東路口利咧,則爲七節七孔,但最上一孔作爲裝飾用。吹口在最細的一節上,三面剖開隙口,中間的小薄片作爲發音的簧片。目前,民間常用的口利咧,多爲七節六孔。傳統的簧片是用竹片削薄後綁在竹管的背面,如今已改用蘆葦片。

  侗族:侗笛
  侗笛,是侗族獨特的吹口氣鳴樂器。傳統的侗笛,管身多用水竹製作,也有用紫竹、金絲竹或黃枯竹製作的,長短、粗細規格不定。上端除有坡形吹口外,並留竹節或堵以笛塞,下端敞口,管身上開有六個按音孔,在近上端吹口處,開有一個裝着竹片的哨孔。

  哨孔正上方的管壁劈開一道竹皮,修削掉3/4,成爲深0、15釐米、寬0、8釐米的長方形溝槽,竹槽兩側用細竹條墊高,上面蓋一竹片並用竹篾或細線纏繞固定,形成一個進氣孔道。哨孔的薄竹片作爲分氣閥,也透過竹篾固定在哨孔下半部,使之成爲笛哨。在哨孔以下的管身上,垂直開有六個圓形按音孔,下端管口至第一孔的距離,完全和下端管口的周長相等,在哨孔至第一孔的1/2處開第六孔,在第一孔至第六孔之間開四個按音孔,六個按音孔等距排列。

  布依族、苗族:姊妹簫
  姊妹簫,布依族、苗族吹口氣鳴樂器。布依語稱烏里烏魯。苗語稱佔得息、力布、咪咪。管身竹製,由兩支長短、粗細、音高均相同的六孔簫管並列綁紮而成。多使用當地出產的水竹製作,規格大小不一,管長25釐米~40釐米、上端內徑1、3釐米~1、5釐米,上下兩端管口通透。

  簫管採用內塞式進氣道,即在上端管口置入一個木塞,木塞一側削出一條寬、深各0。2釐米的溝槽,與管壁形成進氣孔道。在距上端管口3釐米處,正對進氣孔道開一發音孔,孔長1釐米、寬0、3釐米。發音孔多設在管身的背面。管身正面下部開有六個圓形按音孔,孔距相同。發音孔至第六孔的距離,與第六孔至第一孔的距離相等。

  侗、苗族等:芒筒
  芒筒,是苗、侗、水、瑤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又稱地筒、莽筒、蘆笙筒。芒筒管身竹製,由簧管和共鳴筒兩部分組成)。簧管多采用一根細竹管制作,中間竹節通透,上端管口作爲吹口,下端留節封閉,在底端開一長方形孔,鑲嵌一枚銅製簧片而成,無按音孔,可發出一個單音。也可用蘆笙管作爲簧管。

  共鳴筒用粗大毛竹筒製作,上端管口削成45°斜坡形,中間竹節打通,筒底有開管和閉管兩種形制:常見者底端留節封閉,爲閉管形制,另一種開管形制是在底端竹節以上,管身一側挖削一個半圓形或三角形通孔。將簧管置入共鳴筒底部,嘴吹簧管上端吹口,氣流振動簧片發音,並透過共鳴筒擴大音量,從而發出雄渾、深厚的音響。

  苗,瑤,侗族:蘆笙
  蘆笙,爲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

  蘆笙由笙鬥、笙管、簧片和共鳴管構成。笙鬥又稱氣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製作,以杉木最佳,紋理順直、質地鬆軟、少疤節,外觀呈紡槌形。製作時,將整塊毛坯料從中破爲兩半,分別挖掏出內膛,待裝入笙管後再用膠粘合,外部用細篾箍五至七圈而成。

  在笙鬥中,呈75°~90角°縱向插入兩排笙管,多爲六管,也有四管或八管者。每管入鬥處裝有一個呈長方形、梯形、菱形或三角形的銅製簧片,每管近鬥處開有一個圓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爲共鳴管。小蘆笙的管長十幾公分,大蘆笙長四、五米不等。

  彝、苗、哈尼族:巴烏
  巴烏,簧管樂器,也叫“把烏”,流行於雲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

  巴烏外形似簫,竹製,在近封閉端的管壁上,開有一個長方形吹口,管身八孔,前七後一,並與吹口成45度。管上端裝有銅簧片,橫吹上端,振動簧片而發音,音色優美。

  管身用細毛竹、青竹製,下端(或右端)開口,上端(或左端)留竹節或木塞封閉。上端管壁開長方形吹口,用蜂蠟粘一長方形竹或銅製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細蔑編制的活動簧套。管身開八孔(前七後一),與吹口成四十五度角。有的在下端開二至四個尾音孔。

  巴烏的製作比較簡單,取一段長約26到28公分的竹管,在上端近節處的一側嵌上一片三角形的銅質簧片,竹管上鑽開8個按音孔,能發出6個到9個的音。雲南民族樂器製作師楊聲製成木管巴烏,用紫油木製,設銅插口。

  鄂溫克族:鹿哨
  中國北方遊獵民族使用的一種擬聲工具。古代女真人和契丹人都曾用以狩獵。今鄂溫克、鄂倫春、赫哲等族尚在使用。多用樺木製成,形似牛角,一端粗,一端細,能發出鹿鳴的嗷嗷聲。每當夏曆八、九月鹿羣發情期公鹿、母鹿互相鳴叫尋找配偶時,獵人即摹仿公鹿的叫聲吹鹿哨,鹿羣聞聲而至,獵人便開槍射擊。這種獵鹿方法也稱“叫鹿圍”。

  羌族:羌笛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曆史。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爲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製成,竹節長、管身較細,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雙管並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終身全長13~19釐米,管口直徑2釐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釐米長的竹製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並在上端約3釐米處,用刀切開一薄片作爲簧片。

  羌笛主要用於獨奏,有十餘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嚮往之情。

  奚族:奚琴
  奚琴又稱二胡,始於唐代北方遊牧民族,奚部族創造的,故得名。奚琴的製做工世非常講究,歷代的制琴工匠均採用長白山一帶的木質和木紋均特別好的刺楸木做振動面板,用內徑10釐米的毛竹做琴筒,用蠶絲做琴絃,用馬尾和細竹杆做琴弓子。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實踐和創新,逐漸用梧桐木代替刺楸木做振動面板,用鋼絲代替蠶絲做琴絃,演奏方法也有了改進,由“抓弦奏法”改爲“手指按弦法”,同時汲取了小提琴的演奏手法,使其演奏效果更佳。

  彈撥樂器
  彝族:竹製口弦
  口弦,是彝族人民在文化藝術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簧樂器,是一種長約兩三寸、寬約五寸的竹片或者銅片,中間精心雕刻出長形的簧牙,小巧玲瓏攜帶方便。其音域寬廣、音質清脆、音色柔和,能抑揚頓挫地表達各種思想感情,因而深受彝族青年男女的喜愛。彝族男女幾乎人人都有一副口弦,年輕人每人兩三副口弦的也不鮮見。

  口弦有竹製和銅製兩種。竹製的叫做“瑪便”,銅製的叫做“圖史荷合”,有三片到五片不等。竹製的音色深厚、低沉;銅製的音色清脆、秀麗。演奏時左手將口弦簧牙靠近嘴脣,右手指彈動弦片,用氣鼓動簧牙產生音響和絃片本身固定的音韻交織在一起,吹奏口弦隨着口形、氣力變化音色,形成錚錚動聽,柔和婉轉、非常接近口語的音樂旋律,利用口腔共鳴吹奏出不同的聲調。從而藉以傳遞心聲。

  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熱瓦甫
  熱瓦普,又稱熱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彈絃樂器。熱瓦普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絃軸、琴馬和琴絃等部分組成。通體用一整塊桑木、杏木或梨木製作,規格大小不一。常用者琴身全長80釐米~90釐米,較多朗熱瓦普稍長,共鳴箱也較大,瓢形琴箱正面蒙以犛牛皮、馬皮或驢皮,面徑22釐米~24釐米。琴桿較短,約佔琴體全長的3/5,上窄下寬,正面平直爲按弦指板,不設品位,杆背呈圓弧狀,琴桿中空,下與共鳴箱相通,在琴桿下部的指板上,多鑽出30多個圓形的或鏤刻若干個各種花飾的小音孔。

  琴頭在弦槽處呈直角向後彎曲,其上設有T形絃軸五個(左三右二),在琴桿左上側設有一個T形高音絃軸。琴桿下端與共鳴箱相接處左右兩側,設有兩個對稱的鷹翅形木製彎角,也有的呈近似梯形的機翼狀或等腰三角形的菱狀裝飾,起着保護共鳴箱、美化樂器的作用。

  哈薩克族:冬不拉
  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樺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是哈薩克斯坦人的傳統樂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絃或鋼絲絃,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藏族:扎木聶

  扎木聶,又稱扎年。藏族彈絃樂器。因其設六絃,故又稱六絃琴。傳統的扎木聶,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絃軸、馬子和琴絃等部分組成,在藏族民間這些部分還有其俗稱。多使用桑木、紅木、核桃木、檀香木製作,以紅木製品爲佳。

  琴體大小不一,常見者全長100釐米~110釐米。共鳴箱似切開的半葫蘆形。在琴皮上方的琴面上,開有一個彎月形出音孔。腹腔裏面的琴背與皮膜之間置有一個松木音柱,琴背表面刻有七條豎向凸條花紋或在同一位置粘以細木條,既外表美觀,演奏時又避免琴身滑動。琴頭先向後、再朝前彎曲、呈半圓形,頂端一般無飾。也有的扎木聶琴頭刻以龍頭雕飾,民間稱其爲“龍頭琴”。

  弦槽通透,絃軸六個分列兩側(左右各三),弦槽之下設山口。琴桿細長而中空,正面向下將杆身挖出空槽,杆壁厚度以1。5釐米爲宜,其上再粘以紅木指板,表面不設品位。置木製橋空馬,張六條羊腸弦或絲絃。

  朝鮮族:伽倻琴
  伽倻琴,又稱朝鮮箏,是朝鮮民族彈撥絃鳴樂器。伽倻琴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絃構成。琴身長約152釐米、寬17~21釐米。琴框是長方形的邊框,右爲琴首,左爲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面板,採用長白山生長的紋細質鬆、易於振動的魚鱗松或梧桐木製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腳,底板用慄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紅木或花梨木等質地較硬的木料製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嶽山支弦,張有13條琴絃。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每張一柱,可移動以調節育高。

  小結: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都是很有特色的,每一個少數民族中有不同的音樂,有不一樣的樂器伴奏,很多少數民族的樂器材料都是來源於生活。

標籤:樂器 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