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母嬰教育 > 學習交流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生爲中國人,就應該對中國文明禮儀有所瞭解。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見義勇爲,謙恭禮讓,落落大方的文明禮儀之邦。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名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基礎。

操作方法

(01)【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爲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於父道”、“父母在,不遠遊”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爲基本的道德規範。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爲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爲了維護宗法等級秩序。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02)【三牲】指古代用於祭祀的牛、羊、豬,後來也稱雞、魚、豬爲三牲。一指夏、商、週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2張

(03)【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i,豬)三牲全備爲“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故這類犧牲稱爲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由於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3張

(04)【家祭】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示兒》詩中有這麼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4張

(05)【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爲上,孤面向東以北爲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爲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爲上,大僕大右及大僕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爲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爲“朝儀”。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5張

(06)【朝聘】古代賓禮之一。爲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爲“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爲“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爲“朝”。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6張

(07)【朝覲】古代賓禮之一。爲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爲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爲朝覲。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7張

(08)【揖讓】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爲三種,稱爲三揖:一爲土揖,專用於沒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爲時揖,專用於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致於前;三爲天揖,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8張

(09)【長揖】這是古時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9張

(10)【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微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路拱而立。”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10張

(11)【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爲“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如丘遲《與陳伯之書》:“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丘遲頓首。”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11張

(12)【稽首】古代的拜禮,爲“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爲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12張

(13)【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兇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13張

(14)【跪】兩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相如前進瓿,因跪請秦王。”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14張

(15)【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着地,臀部貼於腳跟。爲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儘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儘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15張

(16)【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後加緇布冠、皮弁、爵弁,分別表示有治人、爲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爲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因爲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後世將二十歲稱作“弱冠”。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16張

(17)【祖道】古代爲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爲祖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爲餞行送別。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知識 第17張

(18)【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慾,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於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爲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於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弔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並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爲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標籤: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