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智慧生活 > 生活常識

壓歲錢的來歷?

壓歲錢的由來壓歲錢最早出現於唐代宮廷中。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玄宗天寶年間,“內廷妃嬪,每於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爲戲。”由此可見。當時宮廷的春日散錢之風十分盛行。又據《資治通鑑》載,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詩人王建在《宮詞》中亦有描述:“妃子院中初降誕,內人爭乞洗兒錢。”當時的洗兒錢除誌喜外,主要還是長者給新生兒鎮邪去魔的護身符。這一習俗逐漸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立春日爲“春節”而代之,不少原立春日的風俗移到正月初一的春節,洗兒錢風俗又和春日散錢風俗混合在一起,演變爲今天所見的壓歲錢風俗,久盛不衰。

壓歲錢的來歷?

壓歲錢的傳統寓意

每年春節,最高興的莫過於孩子們,高興的緣由之一便是“壓歲錢”。

“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習俗“,此俗與除夕夜驅邪求祥,避免被年獸、小鬼傷害的信仰有關”。有一個關於壓歲錢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每年除夕夜晚出來專摸孩子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也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整夜點燈不睡。“壓歲錢”中的

“歲”是“祟”的諧音,最原始的稱呼應爲‘壓祟錢’,人們相信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年。因此,“壓歲錢”應該是過春節時長輩給小輩用於壓住邪祟的錢,故稱作“壓歲(祟)錢”。“壓歲錢”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負載詞,是一箇中國傳統文化現象,蘊含中國特有的文化習俗。

壓歲錢的演變

宋元

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爲春節。不少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爲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明清

到了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着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爲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義爲“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裏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着“財源茂盛”、“一本萬利”。貨幣改爲鈔票後,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因爲“聯”與“連”諧音,預示着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壓歲錢的來歷? 第2張

近現代

【1949年】

這會兒要是有福氣收着壓歲錢,聽起來倒是挺唬人的——100塊,其實那時候的100塊跟今天的1分差不多,也就能買倆糖球兒吧——連包裝都沒有的那種。

五十年代】

後來幣制改了,壓歲錢於是也就開始五分、一毛地給——還得磕響頭作畢恭畢敬狀纔拿得到呢!不過,那也“樂得屁顛兒屁顛兒的”,合作社買小炮兒買零食去!一路那錢被死攥在手裏直到捂出汗來,藏來藏去藏丟了的倒黴事也常有,那種痛心跟今天在股市割肉沒什麼兩樣兒。

【六十年代】

行情見漲,也就兩毛五毛的,錢一到手,眼前就是小人書、小炮兒、大米花兒。

【七十年代】

拜年磕頭的孩子,收個五塊十塊的壓歲錢不成問題。

【八十年代】

錢多了,反而不太興給壓歲錢了——平時的零花錢把壓歲錢給比下去了。

【九十年代至今】

孩子成稀罕物兒了,身不動膀不搖地就能得個成百上千塊——不過再也不擱手裏攥着了,都讓爹媽代管了。

壓歲錢的來歷? 第3張

壓歲錢給多少吉利數字

給孩子壓歲錢的金額,最佳是吉祥數字,很多地方的風俗都是雙數,寓意着好事成雙,最佳能夠用嶄新鈔票,一般從200到1000不等,看各地的風俗習慣。

最重要的是包紅包並不是多多益善,一定要量力而行,同時也避免給對方造成負擔,那就變味了。也能夠在紅包裏面放上,購書卡,電影票,健身卡,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關愛。

壓歲錢的社會意義

雖然壓歲錢這一傳統的禮儀活動呈現出多元的變化,但其內在的文化內涵和所反映出的儒家傳統家庭道德觀念卻沒有變。主要文化內涵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貴和”、二是“重禮”。人們在這兩種傳統思想的影響下,讓壓歲錢這一民間禮俗活動成爲人們聯絡感情和維繫親情的紐帶。並由此體現出人與人、人與家庭、人與社會關係和諧發展的傳統思想。文章認爲對壓歲錢這類民俗文化活動的保留與傳承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從形式上,更要從文化內涵上繼承、發揚並一代代的延續下去。

標籤:壓歲錢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