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母嬰教育 > 親子

一個媽媽的悔悟 再生氣 這6句話也不對孩子說 句句戳心窩

親子4.71K

簡要回答

用溫和的語氣關心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是每位家長的責任和願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經意間使用了一些傷害性的語言,影響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正如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所說,大多數人在交流中傾向於評判、比較、命令、嘲諷和指責,而很少真正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這種語言暴力可能會漸漸侵蝕孩子的自尊、自信,對他們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曾經在一段時間裏,每天都過得頗爲焦慮不安。因爲我那個懂事又聽話的15歲兒子,突然開始在我面前抽菸、玩遊戲、刷視頻,甚至還拒絕上學,這讓我感到十分困惑和失望。一切起因只是因爲過年期間,一個親戚誇獎他學習好,非常自律,一直在看書。出於客氣,我隨口迴應:“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如果他不努力,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沒料到我的這句話竟成了觸發兒子變化的導火索。
在這之後,我兒子開始對抗我,故意做出讓我生氣的事情,彷彿在報復一樣。我感到崩潰又無奈,我翻閱了大量的書籍和教育視頻,試圖找出問題的根源。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瞭解了教育專家高特曼博士研究的三種對話類型,這給了我很大的啓發。高特曼博士認爲,父母如果不好好說話,孩子就會用行動“報復”父母,也就是以父母最不喜歡、最生氣的方式來回應。而一個孩子走上“報復”的道路,往往是因爲內心早已被無數次傷害,已經充滿了傷痕。

一個媽媽的悔悟 再生氣 這6句話也不對孩子說 句句戳心窩

回想起之前,我曾無心地說出傷人的話,每一句都像是一把刀子,直接傷害到了兒子的內心。我明明可以用溫和的語氣陳述問題,卻總是選擇用威脅來表達:“再鬧我就不要你了!”這句話雖然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卻也傷害了兒子的安全感。以愛爲要挾,最終毀掉的是孩子一生的信任和安全感。
同樣地,明明可以用溫和的語氣詢問,卻總是選擇用反問的方式來表達關心:“爲什麼就欺負你?”“你自己不會解決嗎?”這些反問式的表達方式雖然可能有時能夠迫使孩子思考,但更多的時候,卻只會讓他們感到被質疑和否定。
在教育孩子時,我也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明明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卻總是選擇將他們與他人進行比較:“別人比你好多了。”這樣的比較不僅容易削弱孩子的自信,還可能讓他們感到自己永遠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從而失去動力。

一個媽媽的悔悟 再生氣 這6句話也不對孩子說 句句戳心窩 第2張

我還意識到,明明是關心,卻總是用責備的方式表達:“你怎麼這麼笨?”“你幹什麼都不行!”這種責備式的關心雖然有時能夠激發孩子的鬥志,但卻容易讓他們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和被肯定。
在家庭中,人們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語言暴力,而這些傷害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爲了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學會更好地與孩子溝通,用溫和、尊重和鼓勵的語言來表達關心和理解。就像盧森堡所說,如果我們能夠重塑我們的語言,用傾聽和尊重取代評判和責備,我們就能夠創造一個更健康、溫馨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們自信、堅強地成長。不要讓語言暴力破壞了與孩子的美好關係,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愛和關心去引導他們,成爲他們的堅強後盾。

一個媽媽的悔悟 再生氣 這6句話也不對孩子說 句句戳心窩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