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智慧生活 > 生活常識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人爲什麼會死?”“人死了後會怎麼樣?”“我死了,會不會有另一個我?”

每逢清明節祭掃先烈,孩子總是好奇什麼是“死亡”。可作爲父母,我們如何解釋才能既讓孩子理解“死亡”,又不給TA心裏留下陰影呢?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當孩子問及“死亡”是什麼你該怎麼回答?

1、“ 他在睡覺 ”“爺爺不太舒服,他睡着了,我們也不要打擾他吧。”

分析:孩子不僅對死亡產生疑惑,而且對睡覺會很疑惑。爲什麼睡着了總不醒來?情形嚴重時,他的牽掛和疑惑,有可能讓他開始對睡覺產生恐懼或者抗拒。

2、“ 爺爺去見奶奶了 ”“爺爺想奶奶了,他去很遠的地方,去和奶奶會面了,暫時回不來了。”

分析:如此說,讓孩子可以接受,而且那種親人之間愛的連接可以傳達。但一段時間後,孩子也會有疑問,爲什麼我不能去見奶奶,爺爺爲什麼還不回來,爲什麼不來跟我們一起?這時候,我們就開始抓狂了……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第2張

3、“ 科學發達了,人就不會死 ”“以後科學發達了,人的身體會很好,就不會死了,別擔心。”

分析:對死亡產生恐懼時,有人希望“長生不老”。可你的這種說法,不僅沒幫孩子應對死亡問題,反倒讓他活在幻想中。

4、“ 什麼死呀活呀,你懂啥 ”“小孩子不要說這種話,你這麼小死或活呀的,長大了媽媽再給你講。”

分析:你這樣做會將孩子的疑惑擋在心裏,讓他覺得死亡是一個讓人不恥或不敢提起的事,應該是很可怕的,會帶來不幸。如孩子已經害怕死亡這件事,家長這樣應對,孩子會感覺更無助。

別再糊弄孩子告訴他們什麼是死亡。

“ 死亡 ”這個必須面對,但誰都不願意提及的話題,我選擇跟孩子一起談論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第3張

0-4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死亡”沒有概念,也很難明白死亡的概念。這個階段,你可以用比喻擬人的方法解釋“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愛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壞了,沒法恢復了,就是死亡了。

4-7歲:這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這時我們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訴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並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7-13歲: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和成年人一樣有悲傷的情緒。這時,你就不要拐彎抹角,用比喻舉例混過去。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讓他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可以帶他們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平靜地告訴他們,他們就不會害怕,反而會欣然接受。不過,你要記住,和孩子們表達“死亡”的言論時,千萬不要去嚇孩子,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第4張

國外的家長選擇這樣的“死亡教育”:

美國

死亡應該像葉子一樣,爲自己曾經是書的生命,而感到驕傲。美國的一些小學校裏開設了別具一格的“死亡課”。在教育部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殯葬行業從業人員或護士走進課堂當起教師,跟孩子們認真地討論人死時會發生什麼事,並且讓他們輪流透過演劇的方式,模擬一旦遇到親人因車禍死亡等情形時的應對方式,體驗一下突然成爲孤兒的淒涼感覺,或走進火葬場參觀火葬的全過程,甚至設計或參加一臺模擬的“向親人遺體告別”儀式等等。美國有一本書叫《一片葉子落下來》。這本書從一片葉子由春天的綠,到夏天的最爲生機盎然,到秋天的紅橙,最後枯萎,離開樹枝,歸於大地的過程。告訴孩子,死亡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美與平靜,我們爲什麼要害怕死亡呢?我們應該像那片葉子一樣,因爲自己曾經是樹的生命的一部分而感到驕傲!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第5張

英國

體驗遭遇損失和生活方式突變有關聯的複雜心情,非常情況下把握住對情緒的控制力度。在英國,皇家學院於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 機構,開設了遠程教育課程。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臺後,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學習項目,健康教育的標準也包括了“死亡和喪失”課程,爲年齡低至 11歲的兒童開設內容與死亡有關的課程。教育部門認爲,這門課程將幫助孩子們“體驗遭遇損失和生活方式突變有關聯的複雜心情”,並且學會在各種“非常情況下把握住對情緒的控制力度”。

清明節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第6張

德國

孩子的世界並非只有真善美,有時,應該讓孩子直麪人生和社會的陰暗面有人說教育孩子應該儘可能地展示一個真善美的世界,然而,德國的家長與老師們卻另闢蹊徑,讓孩子們直麪人生和社會的陰暗面。據報道,德國柏林的一所小學竟邀請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來課堂上講述人死時會發生的事情。講完後,孩子們輪流扮演角色,模擬諸如父母因車禍身亡時如何應對。該校老師稱,透過這樣的課程孩子們體驗了突然成爲孤兒的感覺,這有助於他們體驗遭遇不幸時的複雜心情,以及怎樣控制情緒。像這樣的挫折模擬情景和角色扮演在德國的學校中十分常見。

標籤:清明節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