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智慧生活 > 生活常識

古生物的足跡爲什麼能成爲一門學問

簡要回答

足跡學是古生物學的分支,研究的是動物生前活動時在地層中留下的足跡。足跡雖不是遺體化石,但有時可以提供實體化石無法體現的動物活着時的情況,甚至人們可以就此推斷出動物的身高、體重、奔跑速度、活動方式和生態環境等,所以足跡學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

古生物的足跡爲什麼能成爲一門學問

大家都知道有一門學問叫足跡學,主要是研究足跡形成、發現、收取、檢驗的。那麼爲什麼研究古生物的足跡也是一門學問呢?下面咱們就來說說古生物的足跡爲什麼能成爲一門學問。

詳細內容

足跡學是古生物學的分支,研究的是動物生前活動時在地層中留下的足跡。足跡雖不是遺體化石,但有時可以提供實體化石無法體現的動物活着時的情況,甚至人們可以就此推斷出動物的身高、體重、奔跑速度、活動方式和生態環境等,所以足跡學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比如過去人們曾經以爲巨型的植食性恐龍多半生活在水中,靠水的浮力托起它們龐大的身軀。但陸地上大量巨型植食性恐龍的足跡證明,它們完全可用四肢來支撐身體並在陸地行走。又如,過去人們認爲恐龍喜歡獨來獨往,但足跡卻表明恐龍尤其是植食性恐龍多半過的是羣居生活。又如以前人們很難推斷恐龍行走的速度,但從足跡卻可以準確判斷恐龍步伐的跨度和奔跑的速度。

古生物的足跡爲什麼能成爲一門學問 第2張

研究古生態、古生物,特別是研究海生古無脊椎動物的學者,是根據海里三葉蟲、蟲管等產生的足跡,來研究古海岸線的位置、形狀、坡度、海水深淺、水流方向以及沉積物飽和程度的,而研究陸生動物的學者則側重利用足跡本身來複原哺乳動物、鳥類、恐龍等動物的生活細節以及動物類羣之間的關係。一些人甚至使用生物命名的雙名法,爲儲存較好的恐龍足跡建立起科級水平的分類檔案,讓足跡學能在生物分類系統中佔據一席之地。

古生物的足跡爲什麼能成爲一門學問 第3張

據統計,各地恐龍的足跡要比恐龍的化石多得多。中國科學家對恐龍足跡的研究始於1929年,當年在陝北神木侏羅紀的地層中發現了禽龍類的足跡。此後,1940年在遼寧西部朝陽發現了多達400餘個恐龍足跡。1949年以後,又陸續在多個地方發現了許多恐龍足跡。特別是2001年在甘肅永靖鹽鍋峽2平方千米範圍內共發現10個恐龍足跡化石點、數千個足跡,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多樣化程度之高,儲存之好,均爲亞洲前所未見。足跡中有些大型蜥腳類恐龍一個前腳足跡就達長112釐米、寬76釐米,後腳足跡更達到長150釐米、寬142釐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跡之一。2010年,在山東諸城人們又發現了包含3000多個恐龍足跡的一個大型化石點,足跡顯示一羣大型蜥腳類恐龍在進行集羣遷徙,而另一羣大型獸腳類恐龍在追捕一大羣小型鳥腳類恐龍。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恐龍追捕現場了。

古生物的足跡爲什麼能成爲一門學問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