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智慧生活 > 生活常識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01)端午節是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在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抱石跳汨羅江自盡,於是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主要的風俗習慣有賽龍舟、吃糉子、採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放紙鳶、雄黃酒、打馬球等。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02)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爲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第2張

(03)賽龍舟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這是民間信仰中崇拜龍的一種形式,借龍的神威祈福、辟邪。賽龍舟分爲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環節。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第3張

(04)吃糉子是端午節的重要傳統習俗之一,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方狀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糉子有鹹糉和甜糉兩大類,北方大多以吃甜棕爲主,南方則更偏愛鹹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