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智慧生活 > 生活常識

三人行必有我師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最早是孔子提出來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出自於《論語·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師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最早是孔子提出來的。出自於《論語·述而》。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這體現了古賢人的智慧。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爲師,而且以不善者爲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第2張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開創的儒家學派在歷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儒家文化一直成爲封建時代中華民族的主體文化。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沒有留下完整、系統的學術專著。兩千多年間,只有一部記錄了孔子及其學生的言論與事蹟的語錄體著作流傳了下來,這就是《論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第3張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並不是經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找他人的缺點;或者只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愛拿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相比。

在與人相處中,就表現爲對優於己、強於己者不服氣;對有缺點錯誤者鄙視、嫌棄;嚴於責人而寬於責己;拿正確的道理當作手電筒,只照別人,卻不照自己。這樣,既堵塞了向他人學習提高自己的道路(擇其善者而從之),也難免造成人際間的不和諧,以至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