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智慧生活 > 生活常識

竹林七賢是指哪七個人?

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

竹林七賢是指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晉書•嵇康傳》:嵇康居山陽,“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鹹、琅邪王戎,遂爲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竹林七賢是指哪七個人?

活動區域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省輝縣市西南三十公里處吳村鎮境內。《晉書•嵇康傳》:嵇康居山陽,“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鹹、琅邪王戎,遂爲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說他們“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指哪七個人? 第2張

七人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爲,聚衆在竹林喝酒,縱歌。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僞。竹林七賢的不合作態度爲司馬氏朝廷所不容,最後分崩離析: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殺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濤則投靠司馬朝廷,竹林七賢最後各散西東。

竹林七賢是指哪七個人? 第3張

但關於竹林七賢之名的由來,學界存在爭議。東晉孫盛《魏氏春秋》文雲:“(嵇)康寓居河內之山陽縣(今河南省焦作),與之遊者,未嘗見其喜慍之色。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內向秀,籍兄子鹹,琅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遊於竹林,號爲七賢。”一般認爲“竹林七賢”之名與“集於竹林之下”的竹林之遊有關。

竹林七賢是指哪七個人? 第4張

傳統說法認爲“竹林”位於嵇康在山陽的寓所附近。嵇康與其好友山濤、阮籍以及竹林七賢中的其他四位常在其間暢飲聚會,因而時人稱之爲“竹林七賢”。這種說法見於《晉書•嵇康傳》及《世說新語•任誕》竹林七賢條。陳寅恪認爲,“竹林七賢”的活動地方實際上並沒有產“竹林”,竹林七賢是先有“七賢”而後有“竹林”,七賢出自《論語》中“作者七人”的事數,有標榜之義。“竹林”之辭,源於西晉末年,佛教僧徒比附內典、外書的格義風氣盛行,乃託天竺“竹林精舍”(Vlenuvena)之名,加於七賢之上,成“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指哪七個人? 第5張

王曉毅不認同陳寅恪的觀點,從漢晉時期佛經中“竹林”這一譯名的出現頻率質疑了陳提出的“託天竺竹林精舍”一說,並結合史料實地考察發現魏晉時期黃河流域確實種植有“竹林”,之後又從時間和地點上論證了竹林七賢聚會的可能性,從而認爲傳統說法對於“竹林七賢”一名由來的記載是真實可信的。

標籤:竹林七賢 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