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舌尖上的美食 > 飲品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飲品1.89W

安溪鐵觀音的製作技藝,被茶業界譽爲“最高超,最精湛,最獨特的製茶技藝”。其核心技術,就是“半發酵”的製茶工藝,整個工藝流程包括:採摘、曬青、涼青、搖青、攤青、炒青、包揉、烘乾。原料爲基礎,做青是關鍵(包括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所以製作鐵觀音有“看天做青”、“看青做青”之說。
高品質的安溪鐵觀音,要“天,地,人”三者緊密結合。因而,自然環境條件、茶樹品種、茶園管理措施、採製技術、製茶師傅水平高低等方面,對鐵觀音茶葉品質的形成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一般較好的鐵觀音主要採摘於“春、秋”兩季,因此有“春水秋香”之說,即春茶湯色口感較好,而秋茶的香氣高長,讓人心曠神怡!
鐵觀音秋茶質量比較穩定,更耐儲存。
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如何製作安溪鐵觀音。

操作方法

(01)1、             待採的鮮葉和 採好的鮮葉   如圖所示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2張

(02)2、      採摘茶葉的採摘也很有講究,(1)芽梢駐芽形成後頂葉小開面(1/3成熟葉大小)至中開面(1/2成熟葉大小),春秋茶採頂葉小開面2—4葉,夏暑茶可適當嫩採;)(2)標準芽葉:新梢駐芽2—4葉嫩梢及幼嫩對夾葉,新鮮無損傷。採時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製造,以午青品質爲最優。對於春茶和秋茶的採摘時間上,一般有這樣的說法:(1)   春茶採摘節氣大概在“穀雨至立夏後”,時間在“4月20日—5月10日”大約在上午10:00時—下午03:30時左右。(2)   秋茶採摘節氣大概在“秋分前後至寒露”時間在“9月15日—10月5日”大約在上午10:30時—下午04:00時左右。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3張

(03)3、             曬青(涼青)根據時節天氣的不同,曬青有不同的曬青方法。一般爲下午4時左右,曬青氣溫22攝氏度—28攝氏度,不高於33攝氏度,放在日光下,利用太陽光的照射熱能和吹風萎凋,散發部分水分,散發低沸點青草氣,時間:20—30分鐘,減重率約爲7-10%,曬青要適度均勻,葉子宜薄攤,至葉面失去光澤,手提葉梢基部頂端下垂爲適度。涼青是使鮮葉中的各部位水分重新分佈均勻,散發葉間熱量降低失去和化學變化速度,涼青時間約1個小時。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4張

(04)4、             搖青搖青是烏龍茶製作特有的操作方法,也是鐵觀音特徵形成的關鍵。傳統搖青採用的是手工篩青方法,茶篩是用竹子編成底部淺平方形網孔的圓篩,直徑110cm,高20cm,篩沿有一徑向橫樑便於將茶篩懸掛離地面操作,每篩投葉量5KG左右,篩青時用力雙手握茶篩邊緣上推下拉,有節奏地進行旋轉搖擺,使葉子在茶篩上做圓周與上下翻動,使茶青呈“倒8”行跳動。促使梗脈內的水分向葉片輸送,同時,破壞部分葉緣細胞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5張

(05)5、             攤青搖青後將茶青放在涼青架上進行攤青,時間一般在1小時左右。搖青過程包括“搖”和“攤”兩部分。“搖”是“動”過程;“攤”是“靜”的過程。經過4-5次的反覆“動搖”和“靜攤”相間過程,細胞破裂和水分散發到一定程度後,酶促作用劇烈,葉綠素部分破壞與轉化,香氣顯露,“綠葉紅鑲邊”形成。搖青後攤置歷時由短到長,攤葉厚度由薄到厚。第二、第三次搖青必須搖到青味濃強,鮮葉硬挺,俗稱“還陽”,梗葉水分重新分佈平衡。第四、第五搖青,視青葉色、香變化程度而靈活掌握。做青適度的葉子,葉緣呈硃砂紅色,葉中央部分呈黃綠色(半熟香蕉皮色),葉面凸起,葉緣背卷,從葉背看呈湯匙狀,發出蘭花香,葉張出現青蒂綠腹紅邊,稍有光澤,葉緣鮮紅度充足,梗表皮顯有皺狀。以上2—4步驟合稱爲鐵觀音茶的做青階段。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6張

(06)6、             炒青(殺青)烏龍茶的內質已在做青階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啓下的轉折工序。傳統殺青是以高溫、悶炒、炒熟爲主,一般鍋溫210—230攝氏度,殺青程度(失水量8—10%、減重率約30%)以手握茶葉有刺手感。其目的主要是抑制鮮葉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過程,防止葉子繼續紅變,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質。其次,是低沸點青草氣揮發和轉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時透過溼熱作用破壞部分葉綠素,使葉片黃綠而亮。此外,還可揮發一部分水分,使葉子柔軟,便於揉捻。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7張

(07)7、             包揉1.揉捻;2.包揉3.初烘              步驟如下:包揉是閩南烏龍茶包括鐵觀音製造特殊的塑形工藝,採用“揉、壓、搓、抓”等動作,使茶條形成緊結、彎曲、圓緊的外形。包揉可進一步摩擦葉細胞,使之破裂擠出茶汁,粘附在葉表面,加強非酶性氧化,增濃茶湯。揉烘階段是成茶的塑形階段,可細分爲三揉三烘六個工序,其程序爲: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定型)—烘乾。(1)、揉捻揉捻是鐵觀音的塑形工序,透過揉捻塑成緊結捲曲的外形,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着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揉捻一般應掌握“熱揉、適當重壓、快速、短時”的原則。(2)、初烘把揉捻葉均勻薄攤於烘乾機百葉板或培籠中,用較高溫度烘培。要掌握“高溫薄攤快速,適當消除水分”的方法。初烘葉轉爲暗綠色,茶條幹溼一致,手摸不粘手且有溼潤感,以六成幹爲適度。(3)、初包揉初包揉是閩南烏龍茶包括鐵觀音特殊的塑形工藝,採用“揉、壓、搓、抓”等動作,使茶條形成緊結、彎曲、圓緊的外形。包揉可進一步摩擦葉細胞,使之破裂擠出茶汁,粘附在葉表面,加強非酶性氧化,增濃茶湯。(4)、復烘茶胚經包揉後,葉溫下降,可塑形減少,爲進一步塑形,必須進行復烘。復烘應“快速、適溫”,採用烘乾機復烘,溫度掌握在80攝氏度—85攝氏度,攤葉厚度2釐米,歷時10—20分鐘,烘至約七成幹。(5)、復包揉(定型)復包揉是包揉的繼續,方法與包揉相同。復烘與復包揉可反覆相間進行多次,達到鐵觀音外形的要求。復包揉結束時要捆緊不巾,靜置一段時間,使茶條形狀固定,也稱爲“定型”。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8張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9張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10張

(08)8、             烘乾(乾燥)乾燥應低溫(約60攝氏度—70攝氏度)烘培,烘至足幹。乾燥是初制的最後一道工序,進一步形成茶葉的形態特色、香味,去掉多餘的水分,使含水量低於7%,便於存儲。乾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發水分和軟化葉子,並起熱化作用,消除枯澀味,促進滋味醇厚。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11張

(09)9、  成茶毛茶    如圖所示: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12張

(10)10、精製淨茶    如圖所示: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13張

(11)11、小包裝茶    如圖所示:

安溪鐵觀音製作方法 第14張
標籤:鐵觀音 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