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百科網

位置:首頁 > 健康小知識 > 養生

秋季養生應注意的原則

養生1.61W

操作方法

(01)秋季是草木枯衰、枝葉搖落的季節,對人的情緒也有着很大的影響。情感較豐富或者較敏感的人,都容易產生悲秋的情緒,比如抑鬱、傷感,這些不良情緒都是有礙健康的。因此,秋季養生,無論是身體上或是精神上,都需要注意調養。秋季如何養生?這篇文章,我們先從秋季養生原則開始講起。在傳統二十四節氣裏,立秋代表着秋天的開始,之後再歷經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其中的秋分爲季節氣候的轉變環節。也就是說,秋分代表着大部分地方告別了酷熱的秋老虎,逐漸進入略有涼意的秋季。《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有講到:“秋三月,此爲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也即指明瞭秋季在一年中“陽消陰長”的過渡特徵,立秋到處暑,秋陽肆虐,溫度依然偏高,加之時有雨,溼氣亦重,讓人覺得溼熱,因此常用秋老虎來形容這個階段。而從白露過後,雨水漸稀,天氣慢慢開始乾燥,晝熱夜涼,氣候較爲多變,容易傷風感冒,也容易引起舊病復發,因此有“多事之秋”之說。我們都知道,人的生理活動和自然環境是相應地變動的,體內陰陽平衡也隨之發生改變。故,秋季養生最重要的在於保養內守之陰氣,凡起居、飲食、運動、精神等方面調養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根本原則。秋季養生的“養收”原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秋季養生應注意的原則

(02)飲食起居:秋在五行中與肺同屬金,所以有“秋季養生以養肺爲主”一說。秋天,自然界的陽氣從疏泄逐漸變得收斂,作息時間也要有相應的調整。要養成早臥早起的習慣,因爲早睡可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養“收”氣;早起可降低腦血栓一類的疾病,因爲此類疾病多發於秋季,並且多在長時間睡眠之後發病。飲食方面,亦是宜收不宜散,以選擇養陰生津的食物爲主,即要少食用辛辣,多食酸潤的果蔬。秋季乾燥,容易引起鼻、咽、脣乾澀、面板乾裂、大便燥結等症狀,因此宜多食用如百合、銀耳、梨、山藥、柿子這一類甘潤之品,以及清補的藥粥,如大棗銀耳粥——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喝水來補充因氣候乾燥而流失的水分,保持肺與呼吸道的溼潤度。

(03)運動保健:秋高氣爽的天氣,是開展各項運動的最佳時期,但要根據季節和自身的特點來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針對“養收”原則,運動量不宜太劇烈,建議進行散步、體操、氣功、呼吸拍肺訓練等簡單又令人心肺舒暢的鍛鍊。秋季是腸炎、乙腦等病的多發季節,因此要注意預防疾病。首先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室內環境整潔,其次要多補充一些維生素,適當服用一些保健補品來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以應對多變的氣候。

(04)精神養生:秋季養生還重在精神上的調養,秋季是個容易令人傷感的季節,一些人甚至會有抑鬱淒涼之感,因此人們應當收斂神氣,進行自我調節。常笑可以促進體內器官的健康,特別是能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吸入清氣而呼出廢氣,以舒緩情緒、消除疲勞和抑鬱。開懷大笑,保持心情舒暢,來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標籤:養生 秋季